contact
在這個“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”的時代,能夠快速地改變和提升自我,是每個人的必修課。在行為改變中,“我要改變”和“要我改變”成效大相徑庭。在合益集團的理念中,我們把“我要改變”稱為“自主改變模式”“自主改變”的模式,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和自己固有的習慣做“斗爭”,其間有一些關鍵環節,包括兩個“自我”——“自我認知”和“自我實現”。
1
自我認知——助你走出舒適區
準確的自我認知有助于人們走出舒適區、挑戰自我。
這其中包括:清楚地知道“我的理想狀態”——我想要在X年內具備什么樣的能力,擔當什么樣的角色等;客觀地了解“我的當前狀態”——現在的能力水平,能做出哪些成績或成果;清楚地了解“理想”和“現狀”之間的差距。正是這種差距,能產生一種張力,讓人不適、緊張、甚至痛苦不安,讓人覺得必須做點什么。
這種讓人感到需要做點什么的念頭,便是行為改變的源動力。
然而在現實中,準確的自知往往并不容易。尤其是一些工作年頭久、一路發展順風順水的領導者,他們平時沒多少機會聽到真實的反饋,所謂高處不勝寒。但專業人士會通過一些科學的方法和工具,給人測評或反饋,創造機會讓人“照鏡子”或“照X光”來深度地了解和審視自我。
自我認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。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,需要時刻保持清醒,準確衡量和認知自己的真實進步,并客觀審視過程,分析得失,找到更為適合自己的方法。從而也持續獲得“把自我改變進行到底”的力量。
2
自我實現預言——心想事成的秘密
一個旁人看起來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標,但當事者對其堅信不疑,并激情洋溢地描繪“成功時的樣子”。心理學實驗證實,這樣的積極展望是有力量的,這便是自我實現預言。
相信自己能成功、并堅持認為“辦法總比困難多”的人,才會永不放棄,絞盡腦汁,把不可能最終變成可能。在頭腦中想象事情的整個過程和結果,本質上就是在思考具體的行動計劃。在想象的過程中,你在深入地考慮自己可能的狀態、環境的影響、客觀條件是否具備,也會想象到可能的難度和挑戰,以及自己如何去戰勝這些挑戰。這些問題,想得越具體、細節越豐富,在落到行動時就越容易。
尤其在人際關系領域,“自我實現預言”的正向推動作用很明顯。假設你對下屬有積極的期望值,并圍繞這個期待采取一些積極的引導、鼓勵行為,那么,慢慢地,你會發現他更容易朝你設定的期待值前進。
對自身的積極展望,也可以增強自信心。所以,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,可以“從易到難”地去做,確保開頭迅速做到一些“快贏”的成果,會有助于讓人堅持下去。
總之,擅用“自我認知”和“自我實現預言”的力量,能應對行為改變中的決心和恒心的問題,幫助我們把行為的“自主改變”走得更穩更踏實。